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_足球竞彩app哪个靠谱
石拐区不断探索森林防火新措施
发布时间:2024-02-19 09:58:03           来源: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

演练现场,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,一架无人机迅速升空,向着远处石拐喜桂图新区包石一级公路方向飞去……地面接收器的显示屏幕上,随即展示出实时图像,方圆数公里范围内的情况一目了然。这是包头市石拐区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开展防火演练的一个场景。近年来,石拐区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,把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,不断实践探索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举措。

开启“通航技术+林业生态建设”新模式

石拐区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8.9%增长到如今的35.5%,位居全市第一。因多山多林的地理位置,对高质量做好森林治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。石拐区立足区情实际,着力探索“通航技术+林业生态建设”新模式,率先组建了包头市首家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,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巡防装备,开始被石拐区护林大队使用。为了切实提高地区森林草原管护水平,对全体护林员进行了全日制无人机学习培训,使护林员基本掌握了无人机起飞、降落、出航、飞行拍摄拍照、规划航线、返航等操作流程,为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上岗提供了技术支撑。今年3月,由石拐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会同石拐区自然资源局、通航航空华翼智航无人机公司等部门,首次开展了无人机与人工相结合防火演练,标志着石拐区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将无人机融入到防火巡防实战的应用中。

石拐区群山万壑的自然风貌,使传统护林方式存在一定“盲区”。而无人机具有现场视频实时回传等功能,可对地面实时监视、跟踪、拍照,可以快速精准识别林区热源,可为林区开展防灭火工作、林区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等争取黄金时间。

“在森林草原防火期,即使护林队全员上阵实地巡护,也很难实现全域覆盖。使用无人机改变了这一现状,无人机具有覆盖面大、受地面条件限制少、定位准确、获得信息快、节省人力等优势,它20分钟的巡查范围,就相当于护林队几十人一天的巡查范围,以高空视角助力森林防火,极大增加了护林工作效率。”石拐区自然资源局局长郭泽宏介绍。

“除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外,无人机护林大队还将探索开展无人机定期低空勘测和巡视等工作,推进并准确分析森林覆盖情况和植被土壤存留情况,为更好地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。”石拐区副区长陈嘉骏说:“一到清明节、春节等防灭火重要时间节点,我们都将加强无人机和人工巡查防火工作,同时开展防火安全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、“文明祭祀”、防扑火演练、打设隔离带、防火宣传等活动,积极推进预防和遏制火灾发生,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安全。”

破解“远水难救近火”难题

石拐区处于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,属山丘地带,四面环山,沟壑相间,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巨大。

“破灭森林大火主要靠水,但受地势影响,我们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最大的问题,就是‘远水’难以到达火场。”石拐区常务副区长李祥说。为解决山上陡峭地段消防车辆不易到达的问题,石拐区护林大队在林区积极修建通道、隔离带的同时,大力夯实“以水灭火”基础,针对修建蓄水池具有布设位置、容量等可因地制宜、不受区域限制的特点,结合地区山体地貌特征,在重点林区修建消防蓄水池2处,扎实推进以水灭火新工程。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,坚固耐用,具有防水、不易损、后期维护费用低等优势,使用时间可长达十几年。

有了消防蓄水池的支撑,石拐林区“救火无水”难题得到有效解决,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大大提升。对于在该重点区域发生的森林草原火灾,蓄水池可及时提供水源,取水方便,减轻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,为扑救森林草原火灾赢得有利时机,大幅缩短扑救火时间,减小火灾损失奠定了坚实基础,进一步筑牢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屏障。

“加码”科技力量助力森林防灭火

“您已进入重点防火区域,请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,林区内严禁吸烟,严防森林火灾……”在石拐区林区重点区域,新增的23个“电子护林员”取代了护林防火员的口头宣传,“见”到有人进山就立即反复“叮嘱”起来。

“电子护林员”是太阳能语音宣传扩音器,由红外感应系统、太阳能供电系统、MP3语音播放系统组成,各系统之间紧密配合,在没有电力设施和网络系统的情况下,对设备附近20——30米内的行人和车辆进行红外线侦测,从而触发系统自动播放警示语音、红蓝警示灯“爆闪”提醒,实时向过往车辆和人员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相关政策。为了扎实做好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准备工作,防患于未“燃”。石拐区护林大队在区政府投入建设智能监控53个的基础上,根据全区重点林区林草资源的分布情况、人员流动情况的特点,结合现有监控范围,又科学布建安设了智能语音监控系统,进一步加强科技现代化管理措施。这些“电子护林员”不仅可以监测野外用火、火灾隐患,而且可以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宣传“劝导”,比以往人工巡查更具效率,更能有效的避免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。

下一步,石拐区护林大队将继续秉承科学、系统、实用的森林防灭火工作理念,积极构建“人防+技防”“人工+智能”“地面+空中”的空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火智能监控体系,努力实现森林火情检测的全域化、立体化、智能化、可视化,确保森林防火布控的全覆盖,筑牢森林草原防火“铜墙铁壁”,切实守护好石拐区这方绿水青山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文档  :
主办单位: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
承办单位: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
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
电话:0471-3380600 邮编:010020
蒙ICP备19003945号
 

石拐区不断探索森林防火新措施

发布时间:2024-02-19
来源: 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
朗读

石拐区不断探索森林防火新措施, 演练现场,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,一架无人机迅速升空,向着远处石拐喜桂图新区包石一级公路方向飞去……地面接收器的显示屏幕上,随即展示出实时图像,方圆数公里范围内的情况一目了然。这是包头市石拐区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开展防火演练的一个场景。近年来,石拐区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,把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,不断实践探索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举措。开启“通航技术+林业生态建设”新模式石拐区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8.9%增长到如今的35.5%,位居全市第一。因多山多林的地理位置,对高质量做好森林治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。石拐区立足区情实际,着力探索“通航技术+林业生态建设”新模式,率先组建了包头市首家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,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巡防装备,开始被石拐区护林大队使用。为了切实提高地区森林草原管护水平,对全体护林员进行了全日制无人机学习培训,使护林员基本掌握了无人机起飞、降落、出航、飞行拍摄拍照、规划航线、返航等操作流程,为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上岗提供了技术支撑。今年3月,由石拐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会同石拐区自然资源局、通航航空华翼智航无人机公司等部门,首次开展了无人机与人工相结合防火演练,标志着石拐区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将无人机融入到防火巡防实战的应用中。石拐区群山万壑的自然风貌,使传统护林方式存在一定“盲区”。而无人机具有现场视频实时回传等功能,可对地面实时监视、跟踪、拍照,可以快速精准识别林区热源,可为林区开展防灭火工作、林区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等争取黄金时间。“在森林草原防火期,即使护林队全员上阵实地巡护,也很难实现全域覆盖。使用无人机改变了这一现状,无人机具有覆盖面大、受地面条件限制少、定位准确、获得信息快、节省人力等优势,它20分钟的巡查范围,就相当于护林队几十人一天的巡查范围,以高空视角助力森林防火,极大增加了护林工作效率。”石拐区自然资源局局长郭泽宏介绍。“除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外,无人机护林大队还将探索开展无人机定期低空勘测和巡视等工作,推进并准确分析森林覆盖情况和植被土壤存留情况,为更好地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。”石拐区副区长陈嘉骏说:“一到清明节、春节等防灭火重要时间节点,我们都将加强无人机和人工巡查防火工作,同时开展防火安全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、“文明祭祀”、防扑火演练、打设隔离带、防火宣传等活动,积极推进预防和遏制火灾发生,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安全。”破解“远水难救近火”难题石拐区处于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,属山丘地带,四面环山,沟壑相间,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巨大。“破灭森林大火主要靠水,但受地势影响,我们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最大的问题,就是‘远水’难以到达火场。”石拐区常务副区长李祥说。为解决山上陡峭地段消防车辆不易到达的问题,石拐区护林大队在林区积极修建通道、隔离带的同时,大力夯实“以水灭火”基础,针对修建蓄水池具有布设位置、容量等可因地制宜、不受区域限制的特点,结合地区山体地貌特征,在重点林区修建消防蓄水池2处,扎实推进以水灭火新工程。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,坚固耐用,具有防水、不易损、后期维护费用低等优势,使用时间可长达十几年。有了消防蓄水池的支撑,石拐林区“救火无水”难题得到有效解决,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大大提升。对于在该重点区域发生的森林草原火灾,蓄水池可及时提供水源,取水方便,减轻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,为扑救森林草原火灾赢得有利时机,大幅缩短扑救火时间,减小火灾损失奠定了坚实基础,进一步筑牢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屏障。“加码”科技力量助力森林防灭火“您已进入重点防火区域,请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,林区内严禁吸烟,严防森林火灾……”在石拐区林区重点区域,新增的23个“电子护林员”取代了护林防火员的口头宣传,“见”到有人进山就立即反复“叮嘱”起来。“电子护林员”是太阳能语音宣传扩音器,由红外感应系统、太阳能供电系统、MP3语音播放系统组成,各系统之间紧密配合,在没有电力设施和网络系统的情况下,对设备附近20——30米内的行人和车辆进行红外线侦测,从而触发系统自动播放警示语音、红蓝警示灯“爆闪”提醒,实时向过往车辆和人员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相关政策。为了扎实做好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准备工作,防患于未“燃”。石拐区护林大队在区政府投入建设智能监控53个的基础上,根据全区重点林区林草资源的分布情况、人员流动情况的特点,结合现有监控范围,又科学布建安设了智能语音监控系统,进一步加强科技现代化管理措施。这些“电子护林员”不仅可以监测野外用火、火灾隐患,而且可以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宣传“劝导”,比以往人工巡查更具效率,更能有效的避免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。下一步,石拐区护林大队将继续秉承科学、系统、实用的森林防灭火工作理念,积极构建“人防+技防”“人工+智能”“地面+空中”的空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火智能监控体系,努力实现森林火情检测的全域化、立体化、智能化、可视化,确保森林防火布控的全覆盖,筑牢森林草原防火“铜墙铁壁”,切实守护好石拐区这方绿水青山。

演练现场,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,一架无人机迅速升空,向着远处石拐喜桂图新区包石一级公路方向飞去……地面接收器的显示屏幕上,随即展示出实时图像,方圆数公里范围内的情况一目了然。这是包头市石拐区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开展防火演练的一个场景。近年来,石拐区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,把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,不断实践探索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举措。

开启“通航技术+林业生态建设”新模式

石拐区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8.9%增长到如今的35.5%,位居全市第一。因多山多林的地理位置,对高质量做好森林治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。石拐区立足区情实际,着力探索“通航技术+林业生态建设”新模式,率先组建了包头市首家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,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巡防装备,开始被石拐区护林大队使用。为了切实提高地区森林草原管护水平,对全体护林员进行了全日制无人机学习培训,使护林员基本掌握了无人机起飞、降落、出航、飞行拍摄拍照、规划航线、返航等操作流程,为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上岗提供了技术支撑。今年3月,由石拐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会同石拐区自然资源局、通航航空华翼智航无人机公司等部门,首次开展了无人机与人工相结合防火演练,标志着石拐区“无人机护林大队”将无人机融入到防火巡防实战的应用中。

石拐区群山万壑的自然风貌,使传统护林方式存在一定“盲区”。而无人机具有现场视频实时回传等功能,可对地面实时监视、跟踪、拍照,可以快速精准识别林区热源,可为林区开展防灭火工作、林区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等争取黄金时间。

“在森林草原防火期,即使护林队全员上阵实地巡护,也很难实现全域覆盖。使用无人机改变了这一现状,无人机具有覆盖面大、受地面条件限制少、定位准确、获得信息快、节省人力等优势,它20分钟的巡查范围,就相当于护林队几十人一天的巡查范围,以高空视角助力森林防火,极大增加了护林工作效率。”石拐区自然资源局局长郭泽宏介绍。

“除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外,无人机护林大队还将探索开展无人机定期低空勘测和巡视等工作,推进并准确分析森林覆盖情况和植被土壤存留情况,为更好地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。”石拐区副区长陈嘉骏说:“一到清明节、春节等防灭火重要时间节点,我们都将加强无人机和人工巡查防火工作,同时开展防火安全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、“文明祭祀”、防扑火演练、打设隔离带、防火宣传等活动,积极推进预防和遏制火灾发生,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安全。”

破解“远水难救近火”难题

石拐区处于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,属山丘地带,四面环山,沟壑相间,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巨大。

“破灭森林大火主要靠水,但受地势影响,我们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最大的问题,就是‘远水’难以到达火场。”石拐区常务副区长李祥说。为解决山上陡峭地段消防车辆不易到达的问题,石拐区护林大队在林区积极修建通道、隔离带的同时,大力夯实“以水灭火”基础,针对修建蓄水池具有布设位置、容量等可因地制宜、不受区域限制的特点,结合地区山体地貌特征,在重点林区修建消防蓄水池2处,扎实推进以水灭火新工程。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,坚固耐用,具有防水、不易损、后期维护费用低等优势,使用时间可长达十几年。

有了消防蓄水池的支撑,石拐林区“救火无水”难题得到有效解决,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大大提升。对于在该重点区域发生的森林草原火灾,蓄水池可及时提供水源,取水方便,减轻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,为扑救森林草原火灾赢得有利时机,大幅缩短扑救火时间,减小火灾损失奠定了坚实基础,进一步筑牢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屏障。

“加码”科技力量助力森林防灭火

“您已进入重点防火区域,请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,林区内严禁吸烟,严防森林火灾……”在石拐区林区重点区域,新增的23个“电子护林员”取代了护林防火员的口头宣传,“见”到有人进山就立即反复“叮嘱”起来。

“电子护林员”是太阳能语音宣传扩音器,由红外感应系统、太阳能供电系统、MP3语音播放系统组成,各系统之间紧密配合,在没有电力设施和网络系统的情况下,对设备附近20——30米内的行人和车辆进行红外线侦测,从而触发系统自动播放警示语音、红蓝警示灯“爆闪”提醒,实时向过往车辆和人员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相关政策。为了扎实做好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准备工作,防患于未“燃”。石拐区护林大队在区政府投入建设智能监控53个的基础上,根据全区重点林区林草资源的分布情况、人员流动情况的特点,结合现有监控范围,又科学布建安设了智能语音监控系统,进一步加强科技现代化管理措施。这些“电子护林员”不仅可以监测野外用火、火灾隐患,而且可以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宣传“劝导”,比以往人工巡查更具效率,更能有效的避免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。

下一步,石拐区护林大队将继续秉承科学、系统、实用的森林防灭火工作理念,积极构建“人防+技防”“人工+智能”“地面+空中”的空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火智能监控体系,努力实现森林火情检测的全域化、立体化、智能化、可视化,确保森林防火布控的全覆盖,筑牢森林草原防火“铜墙铁壁”,切实守护好石拐区这方绿水青山。